BCG 實習,在商業傭兵的戰場上尋找自己

--

2023 BCG SCAP alumni — 國泰置地辦公室

前文:BCG旅程的展開

隔了一年多才決定把之前的管顧實習好好紀錄,管理顧問號稱企業醫生,通常是協助客戶解決複雜而困難的問題,全世界有三大管顧公司(MBB),分別是McKinsey, BCG, Bain,而今天的主角就是BCG,對管顧不熟悉的人可以參考以下的維基百科介紹摘要

波士頓諮詢公司( BCG )為一家管理諮詢公司,在全世界50國中設有超過90家分公司。服務物件有企業、政府和機構,涵蓋消費品、工業品、能源、醫療保健、高科技、媒體及電信、金融服務及保險等行業。主要業務職能有企業策略、資訊技術、企業組織、營銷、和營運效益。

我在大三到大四畢業那年(2020~2021)在 BCG 波士頓管理顧問公司的台北辦公室擔任PTA,其中專案經驗橫跨了數個產業、職能、國家,從中國電動車市場到北美電池市場都有,工作內容主要是協助顧問建立/驗證假說、收集資料、訪談紀錄與建立故事線,其中個人根據專長協助過比較特別的還包含建立資料爬蟲、高級分析、供應鏈數據分析、資料治理、企業分析藍圖規劃等等,BCG真的提供了非常多的專案機會,其中基礎工作(如訪談紀錄、資料收集)也可以從顧問的分析與思考中學習到管顧的做事方式,算是很有趣的體驗。這其中我的收穫主要有三點,最後面也會評估該實習的優缺點。收穫來自:

  • Learn : Dare to learn
  • Think : Out of box
  • Insight : Specific & Discovery

下文動機過後將分別展開敘述:

申請動機:開發自己的策略思維

Photo by Patrick Perkins on Unsplash

在蝦皮做資料科學與商業分析的時候(那時候連續在兩個部門實習),我就一直有感於數據分析只知道分析跟演算法其實是很不夠的,策略的思考跟商業營運的知識在真實解決問題時扮演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感到好奇,這初步可以分成兩個層面的問題:

  • 要做什麼分析專案?
  • 怎麼將商業考量納入分析?

要做什麼分析專案?

具體來說,你要選擇哪些問題來解?什麼問題比較重要?這個問題需要分析嗎?分析之後公司有資源跟人力可以落地嗎?

大家可以想像一季會有N個專案,這些專案集合會有T1~T3的層次,雖然主管跟PM都會協助規劃出專案執行順序,但是該怎麼好好評估一個專案也是我想要從策略視角切入的,畢竟雖然PM很專業,但有時候在可行性方面還是不可避免有比較多的溝通成本。另外,在平台電商中專案可能會在一些品類先做PoC,因此該怎麼根據品類特性來選擇合適的資料執行也是一個好問題,從這裡也可以看到在解決真實問題時,在問題定義階段就會開始在做大量的商業分析了,結合商業思維、領域知識去應用到分析的考量與評估中。有資料科學的背景可以讓我比較好評估可行性,但缺乏高視角的理解讓我在評估專案影響力的能力比較薄弱。

怎麼將商業考量納入分析?

在企業中,很多機器學習問題中監督式學習的Label 都是要自己定義跟管理。打個比方,蝦皮不是訂閱制的商業模式,所以你該怎麼定義客戶流失率呢?你該怎麼定義「高價值」客戶呢? 這部分其實很考驗溝通、學習問題背景的商業知識與理解,以及該怎麼把這些知識融入問題設計甚至演算法中。網路資源真的很多,Open Source、Cloud Solution 、Tech Blog 讓應用演算法和技術到執行不會很難,難的是怎麼挑選解決方案跟應用合適的工具,因為你不可能在技術論壇、網路上看阿里巴巴、Amazon怎麼做就可以直接複製成功模式,但是你可以參考他們的做法,融合當前的問題背景去創造獨特的解決方案。

考量到上述兩點,當時除了加入學校的管顧社之外,也想到一個能夠訓練策略思考和商業思維,又有大量數位轉型專案機會的產業,這可以讓我從更高的視角去看資料科學在產業的機會點,此時管理顧問業是一個我覺得非常適合的地方。

Learn : Dare to learn

Book

首先是Learn ,我認為最大的重點還是在於 Learn : Dare to learn ,或者更貼切我覺得也可以說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管顧真的很吃學習能力,所以成績要好真的不是說說(自己拿過系上卷一 ,靠線性代數跟統計99拉分讚),因為要學得東西真的非常、非常多,大到產業知識、小到基礎科學,顧問要能夠快速拉升自己到能夠與客戶侃侃而談的水平,而對實習生來說則是能與顧問討論的水平。

那麼該怎麼做到呢?對我來說就像前面提到的:Dare to learn,剛開始時可能會懷疑這麼多東西要學真的學得起來嗎?我真的要把時間花在學習XX知識嗎?不能把這件事情交給專家就好嗎?但隨著專案進行,我是真的深刻感受到學習知識倒並不是說你要 Outsmart 客戶、也不是說你必須成為一個專家,而是在解決特定問題時你需要特定知識,知識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小個部分,但是在理解問題上必須的。

另外小發現是有先備知識讓自己在讀報告或者做專案的時候也會比較有信心,跟自己又更了解這個產業一點的成就感,這是一種工作的正向動力。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JT 在SCAP(註一、註二)分享過批判性思維的其中一個要素 :

「Know unknown & known」

我的理解是

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了解還需要「提問」什麼 ; 你也知道自己知道什麼,所以可以「回答」什麼。

前者讓你在面對龐大資料或者各種專家訪談時可以維持「領導力」,知道要去主動確認什麼資訊、驗證合理性,後者讓你在面對複雜問題時可以努力去想是不是其實已經有答案了,是不是其實我們有的資訊足夠判斷了。

我覺得這個觀念實在太重要了,到現在都一直在咀嚼玩味中,從分析的思考方式來看,前者的思維讓我在看資料表時可以確認這個欄位的意義與計算方式是否有偏誤跟定義不明確,這一點讓我比較容易去抓到許多資料品質的問題(特別是不同數據表的串接與合併時常常會發生一些問題)跟定義清楚衍生特徵,後者則可以呼應Signal 一書中提到的,好的預測不需要100%準確,只要足夠讓你做判斷即可,其實很多預測性的商業問題都是這樣,結合夠好的算法跟對不同狀況的處理方式,其實就能夠讓你很好運用數據去決策,這也影響了我後來的工作方式,在建立完模型後,60%時間可能是去優化它,40%甚至更多的時間其實要著重在思考怎麼使用它的結果來規劃不同層次的解決方案,我認為隨著AutoML 工具的普及與BI 軟體的演進,未來後者的時間分配將會越來越高。

註一:台北辦公室負責人

註二:一門BCG跟台大合開的課程,適合對顧問領域與使用顧問方法論做專案有興趣的學生參與

SCAP 是一門非常好的課程

Thinking : Out of box

BCG重視每個人的思考,即便你是個大學畢業生,也都會聽你是怎麼想這件事情的,我在報到第三週時一個顧問就突然截圖他的簡報問我「Hi Dennis,你覺得我現在這張對市占率的估計合理嗎?」 但其實只要好好陳述自己的想法即可,這一年訓練下來,我深切體認到:

事實跟觀點之間的連接是邏輯,接收資訊時要去辨別這是觀點還是事實,把事實用邏輯串起來就成為觀點

這也幫助我站在高角度思考問題,讓你不會過於刁鑽用錘子去解決所有釘子,比如你會開始想整個生產線的問題、整個價值鏈的環節,透過發現問題來思考。舉個例子,在電動車專案一個數據人的初步觀點就是電池成本最高,所以如何解決電池成本問題是產業前進跟競爭的關鍵,但是在管顧來說你可能會接著想哦電池真的是競爭因子嗎?是所有產業中的玩家都應該在意嗎?一來我可以外包,二來是不是可以發展平台/加入平台來做這一塊?三來我可以走合作夥伴,自己研發的效益可能不大,N來…,總之你不會用一個很固定的視角去看一個問題,自己之前的思考盲點既然是偏重考量可行性跟怎麼做到,那麼管顧可以讓自己跳出來想更多更多可能性。

Badge & Computer

另外管顧業很重視分析,這種商業分析跟數據分析的協同性很好,很多時候分析是把演繹法跟歸納法交叉起來用,我可以先用數據分析歸納出一條規則,再用演繹法推廣出策略。舉例來說,觀察銀行業的獲利率跟規模是正相關,如果背後邏輯確定可能是規模經濟且因果方向確定,那說明我只要擴大規模很有可能可以增加獲利(歸納),策略之一可能就會是併購來擴大規模的建議(演繹)。上面只是很簡化的例子,但管顧的訓練確實也提升了自己的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

策略層次的思維 : 從Case Interview 到真實專案

策略更多我覺得是從顧問的簡報與討論中學到,在我參與過真實專案中很明顯感受到跟CI(Case Interview)不同的真實感。真實的 P&L 問題讓我印象很深刻,因為比當時的我看過的所有 CaseBook 中的 P&L Case 處境更加困難,也複雜好幾個層次,不是簡單看看收入跟成本就能分析出原因、也不是什麼增加利用率、訓練銷售什麼就可以解決,甚至有時候原因其實很清楚,但該怎麼解決很棘手。資料都要自己收集拼湊,這一點我是由衷佩服管顧的策略腦。而真實的GTM的專案範疇之大,能從中挖掘機會點需要很多創造力跟理性評估的結合,我想這也是公司為何要請管顧的原因,有些產業的問題跟機會我覺得框架性其實很重,如果待在產業太久真的很不容易看出來,反而是Fresh Eye 能夠幫忙指出,還有現在的 BCG 怎麼改良經典的 BCG Matrix 也讓我很有收穫。當然還有數位轉型專案的參與,能夠從高視角接觸到資料科學的應用與分析規劃對我個人實在太有幫助,也滿足了我當初申請實習時最想獲得的經驗。

Insight : Specific & Discovery

61F 晚上打Call的時候可以看到整個信義區

Specific

Specific 我的理解是很明確融入當前的問題背景來解決問題,這一點從蝦皮的實習時已經訓練不少(因為你有不同品類的資料特性需要理解),但是在顧問專案真的很要求,印象深刻的一次是當時跟著一個顧問做專案,拿了Gartner 的報告做市場大小的Backup,顧問說這個來源不錯,但是我們還是要自己算。我看很多產業報告跟新聞其實也是引用來引用去,但顧問在關鍵資訊的確認上確實非常嚴謹。

公司的資源很多,內部報告、專家訪談、外部「極大量」券報、市場報告,但是報告的層次不一,你其實很難確認人家的定義跟我們的定義到底多一致,有N個報告跟資源就有N個不確定性。我當時為了了解特定台灣公司的資料,到政大圖書館的最高層去借實體論文(這份資料是當時唯一一個某間企業的研究文本),也做了比面試還要複雜很多的費米推算,就是要去確認跟提出最特定的觀點。

不過在我的觀點來看,Specific 這一點很需要一個Sweet Spot ,這還是我在訓練的一點,之前跟某MBB的顧問交流一個商業問題,我們分別提出不一樣的解法,他的Comment 是我的可以更 Specific,我對他的Comment 是他的觀點太過於追求Specific 但可證性不夠。

思考過後我感覺 Specific 的平衡是Unknown 的程度跟判斷,Specific 的解決方法其實不確定性很多,甚至「無法有信心地回答」,邏輯可能合理,但沒有資料可以協助證明/只能很薄弱地證明,這種提案要落地就很高風險,所以通常會搭配實驗設計(當然現實世界中不能做實驗的場景太多也是一個問題)。Unspecific 則是可能有很多成功方案跟證據,但不一定最適合個案,比如五力分析可能好用,但每種場景的使用比重可能不同,或者太硬套框架導致得不出什麼獨特見解,所以使用時通常會結合商業性質來輔助思考。

我覺得從迴歸的角度可以幫助理解這個觀點(純個人觀點),你可能得到一個群體估計是Unspecific,雖然無法知道每個人的狀況但每個人都這樣走大概可行,你要 Specific 就是拿每個人的少少資料做推斷,每個人的走法不同,但是可能很不穩定。 還有一個影響因素可能是背景,從上面的交流來看我過去比較多是專案執行的經驗,所以很考量落地性,但是純管顧背景的人可能就比較從策略規劃出發,還是要看專案的目的與背景做取捨。

Discovery

比如說顧問會注意你對市場增長情況的理解,包括「增長情況如何」,另外一些縮寫都要footnote、不要講那種「很明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這個觀念也很重要,我在分析前都會做「Insight Analysis」,分析 Insight 的分析。你要確認人家已經知道什麼、什麼不知道,我在帶學弟妹做專案或者做分析諮詢時看到的狀況是,蠻多人在做分析時有大概80%的訊息是商業前線的人其實早就知道的內容(ex. XX賣最好、XX會下降是因為B事件、應該主打A顧客… 這些大部分都是商業端執行跟規劃的,所以他們都很清楚),如果人家已經知道且沒有驗證需求,你的時間分配可能會更多著重在20%無法通過肉眼、或者沒有數據、分析就無法回答的問題。

我覺得在BCG的訓練好處是在分析資料時,因為你會發展出一套觀點,同時又被顧問驗證,所以會越來越成熟這套發展假說、驗證、三方驗證的模式,這就是經驗層面了,但我覺得個人也是可以通過找其他人來刻意練習,BCG寶貴的地方是會有很多高品質的 Feedbacks 所以可以持續優化。

穿插:跟SCAP組員的合照,大家感情超好

申請實習前可注意的要點:

我自己是很喜歡這份實習的,但是客觀來說實習層面需要注意的點還是有以下,給未來想要申請的學弟妹參考:

專案參與

  • PTA不像北美MBA summer intern(當時台北辦公室的是HBS + MIT Sloan),主要還是Part time 做,參與程度也不會到 Summer 那麼高,如果想要更體驗「更像正職顧問」的生活,那我覺得以台灣大學生來說,McKinsey Summer BA, beBit Summer Consultant, MasterCard Summer Associate 等可能會更符合期待,甚至積極一點可以交換 + 投中國的顧問業,能投的顧問公司數量多很多,我知道有學姊就曾經在大學成功申請到上海麥肯錫的暑期實習。

工作內容

  • 不可避免要做dirty work(比如網路資訊收集跟資訊拼湊),尤其是作盡職調查的專案時快速產出的壓力更大,但這點跟我在其他公司的感覺相比其實還好,畢竟顧問公司資源很多,一般企業做這些其實更費力,但都是必須的工作。只是這點可能不適合只想做出謀劃策、設計故事線、實際訪談客戶的人,想接觸這些不同大學的管顧社反而會更貼近你的期待

專案範疇

  • 有些產業真的非常特別而且無法選擇,我可能第一天就知道自己對這個產業沒興趣,但是專案就是這樣,也跟第一段提到的Dare to learn 類似,我知道自己其實不應該花時間在學習這個冷門的產業知識,但是是解決問題的必須工具,這一點可能不適合已經蠻明確自己要發展哪個產業的人

訓練

  • 雖然有請PTA前輩們回來分享PTA tips,但更多要自己主動去學跟爭取機會,我覺得跟其他大公司的暑期實習規劃相比正式的訓練其實不多,不過如果SCAP也算的話,那其實是有一個完整跟架構性的課程訓練。

實習長度

  • PTA基本上是一年的,我認為這一點還是回歸管顧業本身,一來是顧問公司的專案長度也不一定,很難敲定說給定暑假兩個月可以讓PTA真的參與到專案中,二來是管顧有一部分性質是可以見識到不同產業的專案,一年左右可以讓你摸到比較多不同類型的專案。但是這一點可能不適合學期規劃比較緊密的同學,需要自己斟酌這個時間長度。

面試

  • 網路上資源太多就不多介紹,個人覺得面試當場的氣場跟自信很重要,氣質每間顧問公司都不同,BCG的氣質我的感受是謙遜、思考快、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一件事情並反應
  • 不要緊張:61F的電梯門一出(2023補充:當時在101,現在辦公室已經移動到國泰置地)、看到 BCG 三個字會讓你不自覺心跳加速,面試官其實都不會刁難你,而是真的跟你討論一個問題跟了解你,當時我本來已經決定要去 P&G ,所以心情上放鬆許多

2023 補充: 最近又跟當初的PTA小夥伴們討論到現在的PTA制度越來越完整,包括以下完整的訓練與分享、Mentorship等等…… 然而聽聞現在的PTA與顧問合作模式已經變更,工作內容與體驗可能都與上文不符、出現落差,對PTA有興趣的同學仍是要自己多方打聽。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565025138998322&set=pcb.565025185664984&locale=zh_TW

總結:職涯發展與數據分析專長的加強

PTA小夥伴

在BCG的一年中對我個人的高視角分析提升很大,也加深了我對管理顧問業的興趣,最可貴的絕對是認識了一群非常好的朋友(PTA小夥伴、SCAP組員)跟顧問、GAMMA的資料科學家們,其他硬技能的提升(分析、故事線、畫簡報)自然就不用多提,軟技能(溝通、領導等)也很寶貴。

對我個人來說,跟BCG GAMMA(BCG 主要提供分析與資料科學的單位)的資料科學家請教職涯,獲得對於分析與職涯上的幫助很多,他們的分享也是精華滿滿,這一點之後也可以整理成一篇文章,是有關於資料科學在商業上的應用與挑戰,我非常能共鳴。這一年的有趣故事真的講不完,少少列五個:

  • 眼界:跟著case team去吃午餐是神仙打架,當時有個顧問正在申請MBA,其他顧問就會分享不同學校的生活(Sloan、Booth, Wharton, CBS … ),比如MIT很鄉民、Booth 超理性之類
  • 快速反應:當時某個專案做量化模型估值,就這麼剛好一個兩年前融資過的公司又在模型建立出來的「當天」融了一輪,所以要快速調整模型來反應即時市場訊息,很刺激
  • 電梯:某天早上剛好在幫JT做研究,中午在電梯就這麼剛好遇到JT,(真的是365天「唯一」 一天)跟JT搭同一個電梯,當時一進電梯就在想「天呀!這不就是傳說中電梯簡報的場景嗎!」,場景突然變慢、周圍人的聲音變小、腎上腺素大爆發,事實是101的電梯上升超爆快,所以我跟他打完招呼跟中午吃什麼就結束了XDD
  • 爬蟲:覺得收集一些口碑資料對某個品牌策略規劃的專案感覺很有用,於是寫了爬蟲跟文字雲視覺化找品牌定位,結果微信被拉到中國的KT群組做介紹:「太牛逼了Dennis」,這個訊息還是很好笑,精力充沛的團隊鼓勵方式好像也是 BCG 教的
奇妙的群組
  • So what : 當有人不想吃特定餐廳時,就會不斷 So what, why 來表達抗拒,真的超好笑,因為在生活上用這種思維很煩

最後還有三點個人體會的層面,是我覺得對人生的隱藏收穫:

「建立好的標準」:就像Jimmy 說的,知道什麼是好對我來說也是很受用的觀念,資料收集與分析、溝通、協作(專案基礎與顧問溝通),當然還有後續的求職幫助

了解自己:管顧就是一個很好了解自己的階段,比起一畢業進入特定領域跟某個產業談戀愛,感覺到管顧更像是從朋友做起,讓你知道自己喜歡、不喜歡什麼

學習:讓你對自己的學習富足產生更高的價值感、把自己相信的事情做好,從大量的專家訪談中,深刻體認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就看你怎麼定位自己

致謝:

首先很感謝大三那一年政大管顧社的訓練,讓我對管顧業有了更多理解,尤其是Marc與蔚茵分享許多過來人的觀點跟理性分析協助我做選擇、帶我練Case,並且給我很大的鼓勵。

再來是謝謝顧問們,尤其是跟了最久的 Vivian, Hwa, Tina, Jackson 還有Kevin,以及給我這個機會的Gary,能夠接觸你們的氣質跟學習到許多管理顧問的思考方式、工作流程以及溝通能力真的很好,也謝謝你們用心在帶我們。GAMMA的Jeffrey, Leigh 的一對一諮詢與分享讓我更了解嚮往中的分析顧問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最後是SCAP小夥伴Ryan, 00, 水工, 康尼, 米雪, Harry, 羅素在我的SCAP學習體驗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以及PTA小夥伴 Ryan, Sarah, Eva, Charmy, Safin, Angel ,小夥伴們是一個互補性極強的團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又能互相協助解決問題,你們一直是我的偶像團體,到現在依然會常常聊天跟一起聚一聚,實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PTA 全員到齊的一天
SCAP

101的帷幕是炫彩的玻璃王冠,是專業主義與盡責的搖籃,在跌跌撞撞的學生身份中,它接住你並且讓孩子長大成人,而當你發現鑲嵌其中的寶珠,碧綠色的微光會映照出自己的不足與想要變得更好的決心,當你戴上它,那熠熠生輝的透鏡卻給了你往世界走的視野、自信、與勇氣。

一起變得更好吧!

--

--

戴士翔 | Dennis Dai
Finformation當資料科學遇上財務金融

外商分析顧問,Ex- Apple Data Scientist,曾在FMCG巨頭/日商管顧/MBB管顧/高成長電商從事商業分析與數位轉型,專注分享管顧、商業、數據分析的思考。分析/演講/合作歡迎來信:dennis.dai.1011@gmail.com